李 金 镛 祠 堂
发布时间:2020/03/05 阅读次数:1148
从黑河市乘老式螺旋桨飞机一个多小时到了漠河。走出机场,才知道这个微型机场根本就没有公交大巴可乘,只好打的直奔北极村。路上,的士师傅小方建议顺路去看看《闯关东》电
从黑河市乘老式螺旋桨飞机一个多小时到了漠河。走出机场,才知道这个微型机场根本就没有公交大巴可乘,只好打的直奔北极村。路上,的士师傅小方建议顺路去看看《闯关东》电视剧故事发源地——李金镛祠堂,我们自然乐得其所。约50来分钟,车停在了漠河县金沟林场场址路边,李金镛祠堂就坐落在西侧长满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山坡上,为纪念清代知府、“杰出的爱国企业家,开发大兴安岭的先驱”李金镛而设。该祠堂2005年被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李金镛(1835-1890)字秋亭,号御翼,江苏无锡人,早年随父经商,后用银两捐得官位,为同知。因清正廉洁,赈灾有功,从直隶调长春任知府。1887年4月,经李鸿章举荐,又从长春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事宜。他带员弁数十人到漠河后,获得了建矿的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筹议黑龙江金厂公司章程》,并积极奔波于天津、上海、烟台等地,募集资金、招聘矿师、购买机器、筹运粮食、军火,对办矿的筹划极为周到慎密。1888年10月,李金镛带领同僚和矿工近千人抵达漠河,首先组建了漠河矿营,操练军队,后创办金矿,祭山开工。李金镛对沙俄盗匪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大义凛然,致使沙俄畏惧其威势,使漠河金矿成为近代最为成功的矿业而名扬天下。李金镛祠堂,原为李公嗣,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架木为之;1935年颓毁,同年漠河村民集资重建。1966年文革时期被毁,1997年漠河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建,改为“李金镛祠堂”,2007年又扩建,木制的祠堂被仿古的青砖取代,整个建筑为明清仿古式风格。下得车来,就见一对欢快的石狮立在祠堂入口处,好像在欢迎到访的游人,石狮旁还有一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立的“李金镛祠堂”石碑。祠堂门前有长阶通到山脚,两侧苍松翠柏,绿草茵茵,整座祠堂雕梁飞檐,背靠青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史海钩沉的感觉。沿着台阶向上步行,走到山腰半处便见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金圣”二字,涂有金色的两个字在阳光的反射下耀眼夺目,碑后还刻写着李金镛的生平介绍,石碑之所以称作“金圣”,是因为李金镛有“金圣”之号,因此“金圣碑”才得以形成。走过石碑经过层层台阶便是一面浮雕墙,上面勾画着李金镛带领工人们淘金采金的幅幅画面。踏进庭院,迎面便是正殿,正面有4扇门,两扇窗户,镶嵌着镏金的“李金镛祠堂”匾额,悬挂在大门上方檐中间,两侧门柱对联:“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殿内正中塑有李金镛身着官服的座像,雕像上方写着“兴利实边”四个大字。牌位下是采金人供奉的祭器,因李金镛被称为“金圣”,所以许多淘金者在淘金前必先来此拜祭。两旁还置满了清时期的奏折、地契、官契等部分实物文本及复印件。左右是名人题写的匾额、挂联,记录了李金镛传奇的一生。走出正殿,我们来到了东厢房“幕僚馆”,在馆内的四周墙上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90余名幕僚的浮雕像;讲述了李金镛和随员下属宋小濂、袁大化等生平简介及取得的一些功绩故事。在东厢房对面就是“功德馆”了,走进馆门,周围摆放着李金镛当时使用过的各种瓷器、石器等工具,如李金镛曾使用的小石磨、井盖井口、锁头、碗盆……据说有些文物是从李金庸老家无锡运来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当时采金使用的各种铁制品工具,每个工具的名字前都带有一个“金”字。每个“金”字的出现,反映了那时人们对淘到金采到金的一种向往。墙壁上“送名人北极伟业,励华夏后代千秋”一幅字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由李金镛的曾孙李宗尧和李重九为纪念先辈在漠河的丰功伟绩而亲笔题写的。李金镛不愧为漠河发展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作为一个小小的边陲官员,虽然无法拯救国运于危难之中,但其“求富而图强”的历史功绩却早已镌刻于民族青史。漠河,是一本写满沧桑与神奇的大书,李金镛是这本大书的灵魂。而李金镛祠堂的存在,也为漠河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旅游小贴士交通公共交通:距离北极村约35公里,可以包车前往。祠堂和胭脂沟很近,仅300米左右的距离。如果从漠河县城前往,可以在客运站搭乘前往胭脂沟的客车,大概40分钟即到。自驾:沿S207向西北行驶进入旧S207,行驶4.1公里左转直行,沿S207(旧)行驶4.1公里,左前方转弯,行驶430米,到达终点。
(2014-9-10)
01.曝光导游女白天陪完晚上陪睡一天收费3W不算多